首页 邢台新闻网 绿水青山泽邢襄 ——邢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探访

绿水青山泽邢襄 ——邢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探访

更新时间:2022-12-18 分类:邢台新闻网

到2021年底,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.18%,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34.78%,县级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98.9%;全市37个村庄荣获“国家森林乡村”称号,125个村庄荣获“河北省森林乡村”称号

绿满邢襄,水润古城。这里是位于邢台市区的达活泉公园。河北日报通讯员张智摄

日前,国家林草局授予26个城市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邢台榜上有名。

邢台地处冀南,东临大运河,西依太行山,三分山地,七分平原,西部山区被誉为“太行山最绿的地方”。

从巍峨的太行到广袤的平原,从蓬勃的城区到美丽的乡村,经过多年努力,邢台20个县(市、区),1.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,广植树木、播撒绿色。如今,已初步建成以林木为主,乔灌草合理搭配,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一体化的森林城市生态格局。 安徽新闻网

到2021年底,邢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.18%,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34.78%,县级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98.9%,河渠绿化率达到92.95%,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.02%。全市37个村庄荣获“国家森林乡村”称号,125个村庄荣获“河北省森林乡村”称号。

●绿之演绎——邢襄大地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

日前,走进邢台市信都区太子井乡龙化村山场,盘旋山间的层层松柏迎风而立,为山坡增添了一抹绿意。

立足于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较差的实际,信都区实施丘陵增绿工程,探索出套塑料袋、埋玉米轴、盖石板片、靠育林板的郝氏造林法。2013年以来,已在浅山丘陵区植树23.6万亩、2600余万株,树木成活率超95%,南北长达51公里、东西宽18公里的太行山绿化断带得到有效缝合。 经济新闻网

邢台市达活泉公园一角。河北日报通讯员张智摄

郝氏造林法的发明者郝景香,2009年从林业部门退休后,牵头组建了当地第一支专业造林队伍。13年来,他带领造林队员植树1100万余株,让10万亩荒坡秃岭披上了绿装,从太子井乡到龙泉寺乡、从南石门镇到西黄村镇,到处都有郝景香承揽的造林项目。

郝景香还创造性地提出打造“七彩太行”的设想,丰富造林绿化树种,常绿与落叶搭配,观花与赏叶结合,突出生态景观,因地制宜种植海棠、樱花、山楂等本地乔灌木树种,实现混交造林,力促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多赢。

九江新闻网

以郝景香为代表,让邢襄大地披上绿装,是邢台人民的共同心愿。

2016年,邢台着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,同时编制了《邢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》并通过专家评审。2019年起,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。

邢台印发攻坚行动方案,细化造林绿化等措施,压实责任,务求实效。市级领导和14个市直部门分包各县(市、区),强化督促和指导,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

近年来,邢台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严禁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要求,及时调整造林重点和布局,把造林重点向浅山丘陵区转移、向城镇乡村转移,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。 头条新闻网

3年来,邢台共完成人工造林93.2万亩,打造了万亩“七彩太行”、浅山丘陵区万亩酸枣基地、白马河大沙河生态景观林、国家储备林基地、平原区金银花特色种植等一批成规模、高标准、有特色的绿化亮点工程。

●绿之财富——国土绿化助推生态产业发展

荒山越来越绿,苹果越来越“红”。

杨增林是内丘县岗底村的一名果农,这些年,他靠种苹果购置了一辆小货车,在村里买了楼房和商铺。“50亩家庭农场一年收入30万元不成问题。”杨增林说。

内丘的苹果、临城的核桃、信都的板栗、宁晋的鸭梨……邢台在城乡绿化工作中,尤其注重把增绿和增收相结合,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,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171万亩。 商业资讯网

同时,该市坚持遵循乡土树种优先和多树种搭配原则,优选良种壮苗,提倡实生苗、容器苗和全冠苗造林,努力实现森林树种丰富多样。

航拍的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。邢台市林业局供图

生态打底子,旅游增活力。青山绿水、田园风光、古韵风情、温馨乡愁,一系列生态休闲康养活动,让邢襄百姓尽享生态福利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,邢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,目前建成了5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、4个湿地公园、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、8个国家4A级景区。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9.4亿元。

此外,邢台对39处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进行了高标准打造。信都区的达活泉公园、七里河公园,邢东新区的园博园,内丘县的鹊山湖湿地公园等地,已成为群众闲暇游玩的好去处。由各级财政投资建设的373个公园,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,让群众充分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。 商业资讯网

绿满邢襄,水润古城。一棵棵茁壮树苗傲然挺立,焕发出勃勃生机,承载着绿色的希望,让森林走进城市,让城市拥抱森林,这一绿色愿景已在邢襄大地成为现实。

●绿之呵护——巩固绿化成果让生态红利永续

碧绿的山、清澈的水、蔚蓝的天,已成为邢襄百姓的骄傲。

“保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,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!”这是邢台决策者不变的信念,更是全市700多万干部群众不变的坚守。

邢台牢固树立“三分造、七分管”理念,坚持造管并重,切实做好绿化成果巩固工作。 党建新闻网

抓抚育。各县(市、区)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分乡包村搞好造林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,确保树栽下、水浇上、能成活。

抓防火。在防火关键期,全市36支巡逻队、2765名护林员、650个检查站、143名瞭望员全部上岗到位,224个林火视频监测点24小时不间断监控,做到火情早发现、早处置,全市多年来没有发生等级以上森林火灾。

抓防虫。全市共布设监测点302个、配备查防员1232名,做到监测点设立到位、监测人员到位。同时,实施飞机喷药防治食叶害虫,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3.4%,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。

抓执法。各乡村都安排护林员负责新植树木管护,加强巡逻,严加看管,对发现的毁树行为及时制止。各级林业执法部门加大依法打击力度,对毁树行为发现一起、处理一起,有效遏制了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,巩固造林绿化成果。

同时,在资源管护上,严格按照国家划定的森林、湿地、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保护要求,加强监督和管理,每年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各类乱采滥伐、乱捕滥猎等涉林违法行为,维护全市生态安全。

“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”邢台市林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二英表示,各级林业部门将完善长效机制,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、产业发展、资源保护、林长制推进等重点工作,全面巩固和提升创森成果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邢台发挥重要作用。(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和钰)

九江新闻网

版权声明: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相关文章
为人才个性化需求提供“菜单式”服务 全市组织系统开展“问需求智”活动 河北日报讯(记者邢云)今年以来,邢台市组织系统扎实开展“问需求智”活动,聚焦各类人才的个性化需求,提供
admin 2022-12-18
河北日报讯(记者邢云 通讯员宋红雷)清河县王官庄镇刘某某与后邻因违建导致纠纷,一直未能化解,今年该县探索推行乡(镇)信访联席会议实体化运行制度以来,镇党委联合县规划局、城
admin 2022-12-18
近日,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《关于公布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配备情况的公告》,对全省171家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、食品安全总监信息等进行公示,接受社会公众监督。其
admin 2022-12-18
日前,记者从邢台市工信局获悉,全市46个特色产业集群1—9月实现营业收入3620.4亿元,同比增长15.05%。 近年来,邢台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成绩亮眼,10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中,邢台市占据20个
admin 2022-12-18
邢台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,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作出更多邢台贡献—— “经济强市、美丽邢台”建设再发力 无人机拍摄的邢台七里河水利风景区及沿岸景观。河北日报记者赵永
admin 2022-12-18
统筹推进行政许可等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、规范化和便利化 邢台公布342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河北日报讯(记者黄清标)日前,邢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《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
admin 2022-12-18
临西规上轴承企业全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年均完成技改投资20亿元以上 河北日报讯(记者邢云 通讯员修波)“以前一名工人只能操作一台数控磨床,经过智能化改造,现在一名工人就可以操作
admin 2022-12-18
日前,从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,邢台市修订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,现已正式实施。 此次修订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,秉持利他、便于落地的精神,广泛参考了外地先进经验,征求
admin 2022-12-18
日前,邢台市政府办印发《邢台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》,进一步完善邢台市住房保障政策体系,推动邢台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,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。 《办法》适用于
admin 2022-12-18